本报记者 张嫱 本报通讯员 宋丽梅港股T+0配资
走进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,大厅里的巨幅浮雕引人注目:墙角的一只蜗牛正奋力爬向正中心的两个大字——“天放”。
“天放”一词出自《庄子》:“彼民有常性,织而衣,耕而食,是谓同德。一而不党,命曰天放。”2025年全国“最美教师”、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教师邵瑜把这句话引申为:以“天放”诠释教育本真,让童真在规律中舒展。而蜗牛形象正是她所倡导的“绿色教育”的凝练象征——缓慢而坚定,遵循规律,施以影响,让生命之花自然绽放。
赵春青 绘港股T+0配资
对于“蜗牛精神”,从教31年的邵瑜有自己的理解:“坚定而沉静、坚持而耐心,不跟风、不盲从,长长的路慢慢走。”
邵瑜与“绿色教育”的初识要从一块绿地说起。
1998年的一天,孩子们在一块绿地上自由活动,各种景物引发孩子们的围观讨论。这种自发性的探索令邵瑜深受触动,学前教育如何培养人、培养什么样的人,这个萦绕在邵瑜脑海里很久的问题突然就有了答案,“科学的幼儿教育,应该敬畏规律、尊重天性、立足长远,既不能拔苗助长,也不能过度干预。”自此,邵瑜的“绿色教育”理念初现雏形。
然而“绿色教育”的实践之路并非坦途。面对家长对孩子知识学习的期待,邵瑜在专业坚守与现实需求之间努力寻求平衡。
一次中班活动观察课上,一个“无所事事”的小朋友引起了她的注意。“你怎么不参加活动?”邵瑜问道。“我想玩点不学知识的活动,妈妈整天在家教我学知识。”孩子的这句话,让她久久不能释怀:5岁的孩子就对知识产生了厌烦情绪,如何支撑接下来十几年的学习生涯?
于是,邵瑜更加坚定了“儿童利益优先”原则。她一边继续“绿色教育”的研究,一边积极宣传“绿色教育”理念对儿童终身发展的影响,争取家长的支持。
随着“绿色教育”实践的深入,开发一套具有幼儿园特色的“绿色课程”成为邵瑜的新目标。
完善“绿色课程”方案的过程中,邵瑜团队对教育的思考也不断走向深入:他们将“绿色教育”的核心理念由“自然天放”升级为“自然天放·尽性成德”。2023年7月,《自然天放·尽性成德:幼儿园绿色课程25年创新实践》获得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。
“儿童是鲜活的生命体,而非标准化试卷。幼儿教师需以专业判断赋能个性化成长,以精准支持回应成长需求。”邵瑜告诉记者,“跟着蜗牛去散步”是她对幼儿教育本质的理解——不疾不徐的步履丈量成长轨迹港股T+0配资,静水深流的坚守涵养育人品格。
浙江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